结肠炎

发布时间:2023-02-08 873人阅读

结肠炎定义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
 
  结肠炎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根据不同病因,结肠炎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等。表现症状主要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 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 10-30 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炎引起结肠炎的原因

       1.遗传
       据国外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自身免疫反应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因此怀疑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3.神经精神因素
       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
       4.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结肠炎症状

       结肠炎临床表现多为以下几种:
       1、 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降及血色素低,需要输血治疗。
       2、 肠狭窄: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3、肠穿孔: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 中毒性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病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人,死亡率可高达44%,易并发肠穿孔。
       5、 结肠癌:约5%病例发生癌变
       6、腹泻:腹泻是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
       7、 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8、 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9、 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有可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推敲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结肠炎危害

       结肠炎患者要小心中毒性肠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4%,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此外,结肠炎患者还需小心警惕肠狭窄,本病多发生于病程达5~25年以上的结肠炎病例,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临床上,结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一厘米以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另外,约5%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所以,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意义非常,结肠炎患者在疾病初期就应重视治疗。


结肠炎注意事项

       对于结肠炎患者而言,到正规的医院接受医生的专业治疗是首要,除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通过患者的自我调理使病情达到一定的调理和改善作用,结肠炎患者该注意哪些方面,对于缓解病情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呢?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到时候不管有无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时蹲厕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2、调整饮食。患者在平时应多吃些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粗制面粉、糙米、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刺激和促进肠道蠕动。芝麻和核桃仁有润肠作用,便秘性结肠炎患者也可适当多吃一点。
       3、适当多饮水。便秘性结肠炎患者最好每天早晨空腹时最好能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在平时也应多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上一篇:
十二指肠溃疡
下一篇:
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