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胃下垂的定义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到达盆腔部位,胃小弯的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横膈位置下降或腹内压不足,便可引起胃的下垂。常发生于过分的瘦长体型、多产妇、多次腹部手术以及卧床少动者。胃下垂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胀满和下坠样牵拉痛,饱食和行走进症状加重,平卧时症状减轻。
胃下垂的程度一般以小弯切迹低于两骼脊连线水平1一5厘米为轻度,6一10厘米为中度,11厘米以上为重度。中医辨证本病属于胃缓,腹胀,暖气,虚损等范畴。
临床将胃下垂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
先天性:多见于无力型体形者。身体素若,胸廓狭小,皮肤苍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营养不良,第十肋游离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并发其他内脏(如肾、肝、脾、横结肠、子宫等内脏下垂),所以又叫全内脏下垂。
后天性:多与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在大病初愈之后;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慢性胃炎、猩性溃疡等;腹肌松弛或腹内压降低,如妇女多次生育,腹部肿瘤切除术,体重突然减轻,或胸腔内压增加,如长期咳嗽、闷气、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胃下垂的原因
导致胃下垂的原因虽然在临床上没有明确的答案,现今医学发展至今,总结导致该病的原因是多种,但主要原因还是受患者的体制及日常的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良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导致胃急剧胀大,压力过重,容易导致胃下垂,其次经常空腹容易得胆结石,也会引起胃下垂。
2.胃下垂偏爱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
3.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4.因胃肠蠕动亢进,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营养物质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故日渐消瘦,也可导致胃下垂和其他内脏下垂。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部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胃下垂的症状
胃下垂女性多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体质较弱,腹壁的脂肪相对薄,肌肉的张力也会随之减弱,脏器韧带也易出现松弛,就容易导致胃下垂的出现。那么,胃下垂常表现为哪些症状呢?
1.胃下垂易表现为上腹不舒服,例如感觉到腹部有肿胀以及沉重感觉,甚至有些患者还感觉有压迫感;
2.腹部出现疼痛,这个时候的疼痛感觉并不是一阵一阵的疼痛,而是持续性的隐隐作痛。并且这种疼痛的主要时间在吃饭之后,这和食量具有直接的关系。日常如果吃得越多,那么疼痛的时间就越长,而且痛苦的程度也会加剧。除此之外,疼痛的原因和日常活动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吃完饭之后立即运动,那么疼痛的情况也会加重;
3.在饭后会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特别是在进食比较多的时候更加容易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由于如果一次性吃了大量的食物,那么就会加重胃壁韧带的牵引力,这样就会导致出现疼痛的情况,并且还伴随有恶心想吐的情况;
4.一般情况下胃下垂的患者还伴随有便秘的情况,并且还属于顽固性的便秘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横结肠下垂,这就导致结肠肝曲,大便以及身体废弃物通过更加的缓慢以及困难,所以就出现了便秘的情况;
5.胃下垂会导致精神状况发生改变。这是由于胃下垂的各种症状以及危害会长期折磨患者的身体,导致身体还有精神所需要承担的负担加重,容易出现头晕、失眠、反映迟钝以及精神过于忧郁的情况,对于身体健康非常的不利;
6.研究发现,患有胃下垂的患者体型都是比较瘦长的,这和肠胃不健康具有非常直接以及密切的关系。一般胃下垂的患者,站立的时候会发现上腹部出现凹陷的情况,而下腹部则会隆起,并且震动之后有明显的水声,同时腹肌也比较的松弛,皮下脂肪比较的少,肌肉的张力也会下降。除此之外,触碰到下腹部进行按压,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7.胃下垂患者还有可能出现低血压、站立性昏厥以及心悸的问题,严重威胁到了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
8.少部分的胃下垂患者还会出现关节松弛的毛病。
胃下垂的危害
胃下垂其实是因为胃气严重受损。五谷不能消化,营养难于补充,身体日渐消瘦,机体抵抗力就会日渐下降,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发生。,胃下垂也是亚健康的严重阶段。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重度胃下垂患者多症状明显且表现症状多样化。胃下垂患者已经检查确诊,就要接受正规治疗,以免病情延误,对危害自身健康。
1、先天性的胃下垂多因腹腔中的韧带没有有力的支持,致使内在器官十分的松弛,多会产生整体内脏下垂的现象。
2、后天性的胃下垂多因腹壁肌肉无力、松弛,身体过分消瘦等原因形成,多因暴饮暴食,食后过度运动诱发,体现打嗝、胃胀、胀闷、嗳气,产生呕吐的现象。
3、轻度胃下垂患者通常无不适感觉,下垂显著者多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
4、重度胃下垂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严重威胁健康。
胃下垂的日常注意事项
胃连接着食道悬在上腹腔,并借由四周肝胃及脾胃等几条由腹膜形成的韧带,将胃固定在身体里面不致摇摆。而胃下垂则是指人站立时胃的位置下移,正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常见的症状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和下附样牵拉痛,饱食后和行走中症状加重,平卧时症状减轻。多伴有消化不良、胃痛、呃逆、嗳气、食后腹胀加重、腹部下坠感、腰痛等症状。
胃下垂的治疗没有什么特效药,除了配合医生规范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
2.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3.食物细软
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4.营养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
5.减少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6.防止便秘
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后者可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得松软润滑,防止便秘发生。如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缓解和消除便秘。
7.动静相宜
胃下垂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继续发展,还可因体力和肌力增强而增强胃张力,胃蠕动,改善症状。
总之,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对体瘦者,应增加营养。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预防该病,还必须保持乐观情绪。也可采用简便易学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