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定义
急性肠炎是有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人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临床与急性胃炎同时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夏秋季节多见。病因明确并及时就诊,一般可痊愈。
急性肠炎又呈暴发性流行特点,多因误食不洁食物而起。病人初期表现可为恶心、呕吐,继而腹泻,每天3~5次,最多可达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并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
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急性肠炎多由于进食不当,进食发酵分解或腐败污染食物导致肠道的急性炎症,肠道感染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和其他病毒、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肠念球菌)、肠阿米巴、寄生虫等。
急性肠炎原因
引起急性肠炎的原因,中医辨证为:因外感寒湿、暑湿之邪,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谷相随而下。西医则认为是暴饮暴食、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具体可有以下几点:
1、饮食大不当:常因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或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不新鲜的海味产品或变质发酵的奶制品。主要由于有刺激性,生冷及腐败污染食物引起。
2、肠道感染:常见的嗜盐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
3、全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肝炎及败血症等。
4、药物所致:如水杨酸制剂、汞及泻药等。
5.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由于对某种食物过敏引起。
急性肠炎危害
急性肠炎对肠道的损害程度还是较大的,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首先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急性肠炎的治疗建议以中西医结合为主,既要明确病因,消除症状,还要避免疾病的后续危害及并发症状。有些人擅长忍耐,对于急性肠炎而言,第一时间正确治疗是预后良好效果的保证,那么,急性肠炎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1、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临床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的可能性。
3、肠穿孔: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扩张:这是急性肠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人,具有教高的死亡率。
5、可导致结肠癌: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6、腹泻:因炎症刺激导致的腹泻,轻重程度不一。
7、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中度腹痛,系上下腹阵痛,也可涉及全腹。
8、便秘:大便秘结,不吃泻药则不通。
9、其他症状:消瘦、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可发热、心跳加速、贫血、失水、营养障碍等表现。
急性肠炎注意事项
在饮食方面应采取易消化 ,少刺激 、温热适度、营养丰富 、少食多餐和适时补充水分地原则 ! 肠炎初期 :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 、发炎和渗出地阶段 ,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 ,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 ,所以 ,在起病后 8~ 12小时内 ,患者可吃流质食物 ,如大米粥、藕粉 ,鸡蛋面糊,细挂面 ,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 ,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 ,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 ,以补充体内水 ,维生素和电解质地不足 .
肠炎好转期 :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地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地方法 ,每日进食 4~ 5次。需要注意地是 ,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地糖 ,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 ,引起腹胀腹痛 ,增加患者痛苦!
肠炎恢复期 :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地改变 ,此时肠道对食物 急性肠胃炎虽然是急症 ,却是需要日常慢慢调养才能全部治愈。在经过用药、卧床休息得到好转之后,使急性肠胃炎地急性症状消失,但并不意味消化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还要从饮食等多方面进行调理 ,把肠胃 ' 养 ”到健康状态 。
另外 ,牛奶中含有较多地脂肪 ,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地作用 ,可加重肠道负担 ,对病情不利.
在饮食上避免油腻,避免饮酒、浓茶,咖啡,避免使尚未恢复功能地胃肠道不堪重负转为慢性胃肠疾病。
少吃辛辣及粗糙地食物 ,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