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发布时间:2023-02-08 1030人阅读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实际上,发病率的增高更多是因为诊断方法的完善和大众相关意识普及。根据美国的数据统计,智力迟缓的发病率曲线与自闭症正好成相反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自闭症的发病率的异常增多更多是由于以前缺乏相关研究和诊断工具,而使得很多自闭症儿童被诊断为智力迟缓。自闭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万分之14.9。根据全世界的统计,自闭症的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以中国目前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1。
  西医界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的病因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研究人员发现了七个经常出现在自闭症病人的基因组。 目前一般认为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西医的治疗,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临床上具体干预方法有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语言训练等。
  中医对于自闭症的病因,认为属于肾虚、先天不足的范畴,诊断上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八纲辨证来实现对具体患者的因人而宜的辨证施治,治疗方法一般为推拿、按摩、针灸、中药等。


产生自闭症的原因

       在临床医学中,导致出现自闭症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其次是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对该病有一定的影响,大致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环境因素
       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患病与母体影响和母体及胎儿在神经毒素和环境污染物的暴露有关。母亲高龄、早孕期感染、先兆流产、产后窒息、脑损伤等在孤独症儿童中多见。
       二、免疫学因素
       有研究发现,自闭症家族中患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成员多于对照组,提示免疫功能失调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也有人提出本病近年患病人数大幅提高,可能与婴儿期广泛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损害了免疫系统有关。
       三、遗传生物学因素
       近几十年的研究倾向于是生物因素导致的脑功能普遍发育障碍,即婴幼儿自闭症的病因是遗传或生物学异常,这一观点已柀广泛接受。
自闭症的病因复杂,目前仍在研究中,虽然发现了很多与其有关的基因,但这些基因如何作用而导致自闭症的发生仍然未知,尚需进一步证实。


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 是大多数自闭症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自闭症患者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人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人所热衷的事情缺乏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4、智能障碍
       在自闭症患者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明,对自闭症患者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自闭症患者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自闭症的危害

       1、沟通有困难 
       自闭症患者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内容、逻辑、形式上互不相容。他们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他们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但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自闭症患儿行为古怪、不可理解。
        2、精神受伤害 
       症状严重的患者整日里沉默不语、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自闭症是造成精神残疾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精神活动自闭、生活技能获取不足。
        3、预测能力差 
       自闭症患者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无法进行建设。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等等,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他们往往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自闭症的注意事项

       在很大的程度上,自闭症的发生和人的生长和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患上自闭症的概率就很低。而一般患上自闭症的人大多数都是性格自闭,很少得到他人的关爱,或者和自己的家人交流比较少,那么自闭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一、缺乏交流和关爱是自闭症患者的病源所在,家人和亲属要积极地创设机会与患者沟通。沟通谈话的内容要以患者喜欢的话题为准,谈话的时间要固定。
       二、自卑是自闭症患者的强力杀手,家人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品质。自闭症的患者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因此一个表扬、鼓励对于一个自闭症患者来说,意义非常大。成功体验对自闭患者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家人要降低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优点。
       三、缺乏交往能力是自闭症患者的最大障碍,应积极为患者创造交往空间。自闭症的患者喜欢躲在角落里,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的技巧。家人应创设一切机会,放手让患者去接触身边可以接触的人,开阔视野,丰富经验。有条件的家庭还可在家中养些小动物,让患者在养育动物的过程中,减轻交往的恐惧,提高交往能力。





上一篇:
疑病
下一篇:
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