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如: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激动哭泣,也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如: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焦虑也会有不合理的思维存在,正是其不合理的思维维持着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不正常反应,所以,不合理思维是焦虑的本质。
焦虑症的原因
人作为群居动物,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某些事或某些人而产生形形色色的情绪。焦虑是人们对外界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上班马上就要迟到了,公交却迟迟不来,眼看期末考试就要来临,还有那么多的知识点没复习完,马上要出家门了,却发现还有还多行李没有收拾好等等。这些日常琐碎的事情不知不觉让我们产生焦虑的心情。如果产生焦虑的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那么就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看看让我们焦虑的源头都有哪些方面:
一、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
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焦虑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二、社会因素,突发性事件或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三、生活中再出现了应激事件,如天灾人祸等,就更有可能引发焦虑症。因为,在此过程中,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从而导致持续的紧张、心慌等。
四、生物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剧变化,但是未确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
五、焦虑症在女性中的影响更大,由于女性对各种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包括身体接触、周围的光线、噪音和气味,很容易因此歇斯底里地发作起来。
六、焦虑症还与紧张相关的激素,如甲状腺素、去肾上腺素的分泌紊乱又会加重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症的症状
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3、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畸形焦虑(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 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 植物神经系统同时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
焦虑症的日常注意事项
焦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节奏,劳逸结合。遇到突发状况时,焦虑情绪陡然出现或增加,也不应过分担心焦虑。坦然接受和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这种情况下,正常也会出现类似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保持良好地心态非常关键,只有拥有了健康乐观的情绪,才能收获幸福美满的人生。
一、控制焦虑症发作要注意不要总是感到自卑,要学会相信自己: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这种焦虑症治疗方法能树立患者治愈的信心。
二、控制焦虑症发作要注意不要过分紧张,要学会自我松弛:所谓的自我松弛也就是当你在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去想象一些有可能发生的种种危险情况,然后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让这些情景重复的出现,当你在这些情景中慢慢的不会感觉到焦虑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这也能改善这方面的病情。
三、控制焦虑症发作要注意在生活中要学会自我反省:会患上焦虑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过于的把自己面对某些情绪体验或者是欲望进行压抑,让它潜伏在自己的无意识中,从而产生了病症,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反省,懂的把潜意识中的痛苦和自己的朋友或者是亲人诉说出来,这样也能改善焦虑症。
焦虑症的危害
焦虑症作为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广泛存在。焦虑症的出现给正常的工作、家庭生活蒙上一层灰色,影响家庭和睦,破坏良好地人际交往,还会延伸出其他的疾病。面对焦虑症,一定要摆正心态,积极治疗,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它。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很快就能走出焦虑症的阴影。那么,焦虑症究竟会给身心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1、认识障碍:轻微性焦虑症患者有时还存在认识方面的障碍,如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等。
2、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心理压力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很少有人关爱的儿童,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会影响到身体长高。家长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减轻课业负担,并保证儿童有足够的睡眠和运动。
3、危害健康的症状表现有:连续头晕或暂时失去记忆、直肠出血、脉搏加速、手掌冒汗、慢性背痛、颈痛、慢性或严重头痛、颤抖、荨麻疹、情绪过度紧张无法承受、失眠等症状。
4、会增加癌症发生率
导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上,精神因素也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焦虑、精神压抑、沮丧、苦闷、恐惧 、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5、影响身高。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女孩身高变矮。现有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的女孩平均身高会比开朗快乐的女孩矮5厘米,将来身高超过1。57米的可能性要减少2倍,身高超过1。62米的可能性更会减少5倍。
6、会造成失眠:焦虑的人和那些生活上经历许多压力事件或应激事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失眠。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的睡眠问题。
7、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性的负面性情绪障碍,可导致多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疾病甚至癌症等。这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构成了重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