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发布时间:2023-02-08 789人阅读

便秘定义

  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诊断便秘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原因

       临床上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1)器质性病变:
       1.急性便秘:肛门、直肠附近疼痛性病变:肛裂、肛瘘、肛门周围脓肿、直肠炎或直肠溃疡、巨大内痔或内痔合并感染、出血等;结肠梗阻性病变: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肠寄生虫病、肠肿瘤、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肠道运动反射性抑制:即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显著减弱,可见于内脏炎症性疾病,如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急性继发性巨结肠等。
       2.慢性便秘:慢性结肠梗阻:如结肠狭窄,良性或恶性大肠肿瘤、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先天性巨结;肠道外病变压迫,尤其是直肠、乙状结肠外病变压迫,例如盆腔肿瘤、卵巢囊肿、前列腺肿瘤、腹腔内巨大肿瘤或肿块、腹水等均可压迫肠道。脑与脊髓病变:如脊髓炎、各型脑炎、脑肿瘤等,可使排便的正常反射弧发生障碍,而致便秘;慢性铅、砷、汞与磷等中毒;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功能性便秘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腹肌、肛门部肌肉或结肠平滑肌及肌间神经丛功能障碍,直肠扩张、收缩的排便反射迟钝或消失。
       (2)其他:
       服用某些药物:服用氢氧化铝、阿托品、土霉素及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硫糖铝等药物后;生活规律及环境突然改变:如出差、旅行、工作紧张等;精神打击、心理创伤等;脊柱外伤、手术麻醉皆可引起急性便秘。


便秘症状

       临床便秘患者多具有如下体征:
       (1)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应考虑有肠梗阻的可能。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多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闻及呈高调的金属音,至晚期可发生肠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左下腹扪及活动度较大的索条状或腊肠状肠管时,应疑及是乙状结肠痉挛。
       (3)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脐周或中、下腹部隐痛时,多提示为肠结核或腹腔内结核、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病变。
       (4)下腹部或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用力解出坚硬而粗大的粪团后胀痛减轻,多提示为直肠性便秘(排便刺激减弱);左下腹隐痛不适,解出呈栗子状的坚硬粪团后,隐痛缓解,多提示结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危害全知道

人体正常的排便过程应该是:食物在空、回肠经消化吸收后,余下的不能再度吸收的食糜残渣随肠蠕动由小肠排至结肠,结肠黏膜再进一步吸收水分及电解质,粪便一般在横结肠内逐步形成,最后运送达乙状结肠、直肠。直肠黏膜受到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感觉冲动,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质,再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直肠,使直肠肌发生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紧接着腹肌与膈肌同时收缩使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正常的排便过程中,以上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便秘的出现。
  现代人,由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休息时间紧凑,饮食不规律且时间紧迫,缺乏常规的运动等等原因,导致便秘越来越多的青睐白领们。大家都知道便秘对人体不好,可是对于便秘的危害,却并不清楚,下面就具体说说便秘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1.发生痔疮:便秘时排便用力摒力,直肠颈压力增高,阻断静脉回流,使正常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淤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静脉瘘,最后形成痔疮。
2、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3、形成腹疝: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4、有损美容:长期便秘,有害物质再吸收入血,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形成痤疮、色素沉着、颜面色斑等。
5、可致性欲下降:长期便秘,使盆腔肌肉群受到慢性刺激呈痉挛性收缩状态,久之这些肌肉会影响阴茎勃起、射精及阴道功能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耻骨尾骨肌,它是一条阔韧带,如一张绷带床支撑着骨盆内的器官及阴道肌肉,如果该肌经常处于松弛或异常紧张状态,会引起阴道敏感性下降,性快感减弱。
    鉴于便秘的危害性,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地排便习惯。首先,要定时排便,不人为控制排便感,也不拖延排便时间。再者,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利用休息时间做散步、跑步、慢跑等运动,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胃肠活动,增加食欲,也可以提高膈肌、腹肌、肛门肌的锻炼,提高排便动力,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最后,如果已经患有便秘疾病,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便秘注意事项

       便秘的危害人人得而诛之,不仅会让肚子变大,脸上雀斑增多,皮肤变差,精神萎靡等等。可是,随着现在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我们坐在椅子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由于久坐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便秘就是久坐的“头号杀手”。
       为了有效的缓解胃肠疾病,拜托便秘困扰,久坐族们应该如何动起来,从调理身体内在开始,解决便秘难题呢?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因为早餐后能引起胃结肠反射,有利排粪运 动。    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多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利于大便排泄。另外,要 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正常人每千克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    足够的水分: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通过。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排便要养成规律,不要拖延。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规律,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 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对于还没有良好排便习惯者,建议每天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因为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晨起床 后人由平卧转变为起立,结肠会发生直立反射,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3、积极锻炼身体    散步、跑步、深呼吸、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腰抬腿以及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 便动力,预防便秘。    腹部按摩也可预防便秘,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圈。  
       4、及时治疗有关疾病    有关疾病的治疗对预防大便秘结亦有一定的作用。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结肠肿瘤、结肠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子宫肌瘤;铅 、汞等金属中毒。


上一篇: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下一篇:
肠易激综合征